饕餮居刷碗工

推曹丕和慕容儁。随机写点自己吃的cp/cb。

【魏晋/曹志个人向】西风笺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每当曹志仕途失意看到这句诗时,便不觉得有多难受,什么拜将封侯,公卿国士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又何必纠结如今的思绪君王是否还能明白。


    该说曹志是天生富于两面性,还只是单单皇都洛阳的光景总让他感到不适,在他的印象中邺城才是心目中真正的故都,无论是漳水的奔流不息,还是铜雀台的萧瑟秋风,总有着家的气息。而洛阳只不过是个伤心之地罢了,每次父亲朝拜归来曹志就没有看过的几次他去面圣时的神采飞扬。“志儿,这是你父亲的心病,无药可医……”母亲这样细语,那时曹志还不明白何谓心病。直到这次带着改迁陈王棺椁,再立衣冠冢的诏书东出洛阳他才明白,那是父亲一生所望,终究是还未触及便破灭。


    儿时他依稀记得魏公爷爷喜欢听他抚琴,父亲喜欢他诵读《诗》,母亲喜欢他暗识他父亲曹植的诗文。只是这么做着,大人们喜欢不是吗?曹志心里明白,父亲的诗当属一流,连世子文学造诣颇高之人都有几分赞许,身为“绣虎”的儿子怎么能不懂诗文?可他不想在这条路上追逐父亲,一是父亲总说文章并不是经国大业,不过小小拙技,如果可以建功立业,谁又愿意将情志诉诸文章?二是他也觉得没有父亲的天生才思敏捷,只要能懂就好,若是死钻牛角尖也只是下无用功夫。而曹志感兴趣的是前朝的经学,即便是已经快要被人翻烂的东西,在这个大家都愿意看兵书的时代,他相信这些仁义礼仪终究会有大放异彩的一天,在此之前要他做的便是将儒家经典吃透。


    随后改封济北王,又遵循父亲遗愿回到鱼山,曹志突然觉得这对他来说应该是极为温情的东阿也随着父亲的离去而变得寂寥 ,可他未曾离去,梵呗之声仿佛还在山间回荡,枣树依然亭亭华盖。曹志第一次觉得“我本泰山人”的诗句说的无比感同身受,东阿正是他此后魂牵梦绕之地。


    《书》有云:“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允,信也;恭,谦也。曹志知道父亲给的字是希望他坚持本心又不能锋芒毕露,可是站在朝堂上与当朝天子对峙即便非他所愿,他也非做不可。只是回想起初见陛下司马炎的情形,心中还会微微动摇。


    那是个权力更迭快到普通人无法想象的时期,元帝终究迫于形势退位。族中亲人前些日子还拉着自己的手唤卿家,现在便眼前不见。司马炎,在俨然掌握魏国大政的司马家族中他的势力也展露头角。


     司马炎本不会多看落寞的魏国宗族一眼,只是在曹志身上他仿佛跨越时空看到了所谓建安风骨。正当好曹志冠发高正,素衣翩翩地站在他面前,忽如画中仙,司马炎早听闻曹植不仅文章绮秀隽永,样貌更是十分俊逸,如今见其子便了然于心。交谈后曹志也并非虚有其表,超然脱俗的气质谈吐并不是刻意能一面之缘便知是深是浅,当年高祖遇留侯也是看似如此随性,便结了一世知遇良缘。曹志没有考虑这么深远,什么承蒙皇恩,还是名垂青史,本就与他“泰山人”无关,任内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不惧旁人眼光,白日骑射田猎,夜晚点灯诵诗。司马炎的眼光果然独到,将曹志升为散骑常侍在左右侍奉,兼任国子监祭酒,管理儒林。魏王之孙却为晋之忠臣,多少有点讽刺,又想起那些有权势的曹氏子弟,风水轮流转而已 ,难道还要感谢文帝陛下的放逐吗?


    但曹志没想到陛下居然做出曾经令他父亲痛苦的事——兄弟相煎,将司马攸封齐王,齐地远离皇城,有不算鞭长莫及之地, 是放逐与监视的最好选择。他一方面担心以司马攸的身体根本坚持不到就国,一方面也可能是陛下有意为之,但这种可能性极小 。在权力面前陛下终究还是容不下一个骨肉至亲?大概最是无情是君王,他就不该有天真的想法。以前目睹父亲遭受文帝迫害,自己以后辈的角度观看都不忍心,现在棠棣之殇的悲剧即将重演,怎么能够不力挽狂澜?在群臣面前,当场表明反对,“若是陛下执意如此,那么志也只请求随齐王一并前去齐地,辅佐君王。”


    司马炎当然也清楚曹志曾经经历的是什么,文帝做的一切某种程度也是使弟弟远离朝堂纷争,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七步诗》一出,如果不离京城,多少涌动的暗流就会将陈王吞没。他不否认有顾忌自己的私心,但权衡之下这是最好的办法,至少他也不愿意走到兄弟争锋相对的地步。只是没料到曹志居然会选择这么强硬态度表示反对,即使是严刑峻法也不会屈服,也只是罢了官,随他去吧,桃符也许要他照顾,司马炎如是宽慰自己。终究免不了逞口舌之快,“连曹志都无法理解朕,那天下还有谁能理解朕?”只可惜这话,背对司马炎远去的曹志永远不会听到了。


    到齐地后,司马攸因为过度思虑,加上北地气候本就恶劣,身体大不如前,病榻上苍白的面目,也没有一丝怨恨,“允恭… 陛下的决定不应该反对,连累你迁出洛阳…咳咳…时日不多了,日后回到皇都,皇兄就拜托你了。本是攸体弱,望陛下勿要自责 。”曹志看着血色淡薄的双唇缓缓道出如此词句,对父亲的记忆又突然涌现,“君侯不可丧失还朝的意识,一定会好起来的…… ”真的会好起来吗?答案在心中已经浮现,只是嘴上还本能地回避。


    司马炎!这就是你要的结果,如愿以偿。


    齐王终究没等到帝王的诏书便离去,齐王薨,曹志也随之调任,他对陛下的情感越发复杂,关系只会变得疏离,还是被一到诏书下令回京。越是不想,就越是偏偏要逼着你面对,再度回到岗位宁愿在国子监不出来,面见陛下的次数也只变为必须出席的几次。不能说君臣情谊彻底湮灭,恢复往日初见之时是不可能了,如果不能为君王效力,将精力投入培育下一代也是不错。曹志闲时翻看着为父亲编辑的诗文集,本是闲情又变得愁苦。到底什么才是他所追求的?抱负理想,明主知遇,经纬文章,亦或是问心无愧。曹志也觉得似乎做到了父亲的一生的期待,翻看父亲留下的墨迹,那莫名奇妙的愁与之对比又算得了什么?


    世事无常,就像年幼时不知怎么的父亲去世,齐王殿下的生命也是在风霜凛冽下消逝,忙碌的空隙间连母亲也挽留不住。曹志也因为过于悲痛,陷入癫狂,果然还是忘不了一切有关于父亲的回忆。经历了三次改朝换代,本以为已经习惯桑海变迁,真的到了暮年也接受不了死别的痛苦。


    人们都说西风萧瑟凄凉,某个角度,西风却能带走伤悲,提笔写下苦闷,风声会将它消散。这时曹志应该没有思绪写下任何文字,但一生经历的悲欢离别也必定随着灵魂去往最想去的地方。


    鱼山青山依旧,西风吹过洛阳。

评论 ( 3 )
热度 ( 47 )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饕餮居刷碗工 | Powered by LOFTER